市场行情
【资料图】
深成指低开高走涨0.74%,新能源车产业链掀涨停潮
1、A股三大指数今日低开高走,午后一度集体翻红,深成指盘中涨超1%。
2、新能源车产业链掀涨停潮,一体化压铸、无人驾驶等方向领涨,天迈科技、金钟股份、泰祥股份20cm涨停,赛力斯、飞龙股份、德赛西威、路畅科技等20余股集体封板,博骏科技、正强股份、恒帅股份等多股涨超10%。
3、酿酒、食品等大消费板块午后拉升,威龙股份5连板,永顺泰、安德利涨停,绝味食品、重庆啤酒、酒鬼酒、迎驾贡酒等纷纷大涨。
4、下跌方面,风电板块走低,东方电缆跌停;电力股集体调整,华能国际跌超6%;银行股下挫,浙商银行、中信银行跌超4%。
5、个股涨多跌少,两市约2900股飘红,今日成交9655亿元。
6、截止收盘沪指跌0.08%,深成指涨0.74%,创业板指涨0.44%。
7、以每日额度余额口径,北向资金截至A股收盘净流出6亿元;以买卖成交额口径,北向资金净卖出29亿元。
8、主要行业ETF涨跌不一,消费ETF、5G ETF涨幅居前。
(华尔街见闻)
恒生指数收盘涨0.07%,汽车股涨幅居前
恒生科技指数涨0.27%。汽车股涨幅居前,小鹏汽车涨超11%,蔚来涨近5%,零跑汽车涨近2%,比亚迪股份涨近2%。
(华尔街见闻)
行业动态
基金经理在管产品最多达25只,“一拖多”业绩首尾相差最高120%
一直以来,基金业存在着一批“能人”基金经理。他们即便不是一线明星,也多是头部公募的投资主力,以一己之力就能管上10只乃至20多只基金,目前最多能管25只。不过,市场并不认为这是“能者多劳”,反而给他们贴上了“一拖多”的标签。通常来看,基金的挂名者和实管者往往不是同一个人,这也使得“一拖多”基金业绩参差不齐,出现明显分化,首尾业绩相差甚至达到120%。
(澎湃新闻)
指数基金大砍ST股估值 主动型基金“躺枪”
近期,多家公募公告对旗下指数基金所持有的部分ST股进行估值调整。尽管主动型基金产品尚在“大砍”估值中袖手旁观,但因其对相关ST股持仓量最大、规模利益也更显著,最终也难以独善其身。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这波针对ST股的估值调整中,部分基金公司的举动或已伤及某家仍保持“缄默”的基金公司,该公司的主动型基金产品持有所涉的ST股并不在少数。
(证券时报·e公司)
基金发行陷低谷 机构施展“十八般武艺”获客
“最近只要带有权益仓位的基金,都很难卖。”一位北京地区银行理财顾问坦言,近两个月不少持有基金、股票的客户都出现大幅亏损,“让他们买新基金确实挺难的。”
数据显示,5月新基金发行数量创近5年新低。基金发行市场陷入低谷,基金公司上演“十八般武艺”,发行暂缓、心灵按摩,基金经理也为渠道跑断腿。而投顾机构面对市场的考验,则加紧了陪伴力度,力图帮助投资者实现逢低买入的理性投资“姿势”。
(中证报)
QDII再现赚钱效应 百余只基金今年以来净值涨逾10%
今年以来,在A股市场震荡调整的同时,部分海外市场走强,相关QDII的净值水涨船高。据统计,今年以来有104只产品涨幅超过10%,其中布局美股、日股的产品表现相对突出,赚钱效应显著。
(上海证券报)
财富管理迎里程碑式新规 公募基金投顾业务将试点转常规
财富管理领域迎来了里程碑式的规范性文件。2023年6月9日,证监会起草《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进一步完善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法规体系,明确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具体规范和监管细则,为此项业务长期、规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对于这份即将出炉、影响近1500亿元规模基金投顾业务的新规,有业内人士称,公募基金稳步发展20多年后,恰处同时经历多个新老周期迭代的关键时期,该文件意义重大。
(证券日报)
持有期基金遇滑铁卢 管理方式有待完善
近日,持有期基金“烂尾”的议论沸沸扬扬。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近80%的主动权益型持有期基金收益告“负”,持有期产品整体跑输同期非持有期产品,更有顶流基金经理的持有期产品净值在两年期间跌幅超45%。
买入持有期产品,投资者就资金流动性做出了让步,有利于基金经理中长期投资策略的执行。但是,在“骨感”的现实面前,对于持有期产品的管理方式,业内人士观点分化严重。整体来看,产品的持有期较长对于基民来说不意味着一定会赚到钱,而对于基金经理来说,长期持有并不代表持仓应该一成不变。对于持有期基金,基民和基金经理需要共同反思。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逆势发行!“募集超10亿”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加剧,基金销售一度陷入冰点,在这种环境下,仍有百亿基金经理募集超10亿。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当下逆势发行,这个成绩实属不易,凸显市场对于基金经理及基金管理人的认可和信任,也彰显投资者对于长期投资的理性判断和低位布局的勇气。记者注意到,虽然基金发行遇冷,但目前仍有超百只产品正在发行,且权益类产品逼近七成。
(中国基金报)
“割韭菜的工具、股市的吸血鬼!”又有私募大V怒怼量化!
近日,量化圈各种新闻层出不穷,关于量化投资、量化交易的争论再起。量化基金就是割韭菜的工具,是股市的吸血鬼!”知名私募大V、神农投资创始人陈宇此前在其社交媒体上痛批量化。他认为,当前继续超常规发展量化基金与注册制的目标不一致,“就是祸害股民”,建议严控量化基金和雪球产品的规模。各方研究预计,目前国内市场量化交易占比已超过20%。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对比来看,海外成熟证券市场量化交易的占比较高,一般能够达到50%以上。国内量化交易的规模并不算高,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对此,陈宇表示,“美国什么时候才大规模发展量化投资?中国股市是发展中的新兴市场,既不能不改革,也不能步子迈大。股市里增量资金本来就不多,量化割来割去,还有什么资金去‘中特估’呢?”他表示,在注册制改革初期,要慎重发行量化基金,甚至应禁止发展量化基金。
(中国证券报)
近三年激增18倍 公募巨头积极参与转融通业务
近年来,公募参与转融通业务市值快速增长,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有271只基金参与了转融通业务,市值近750亿元,近三年时间增长了18倍。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是公募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增厚收益的重要工具之一。转融通业务发展空间巨大,更多公募基金参与其中,将对资本市场提升效率和稳健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中国基金报)
ChatGPT火爆!公募基金试水布局
人工智能技术产品ChatGPT引发热潮,一些在金融科技方面走在前列的基金公司也在积极探索相关应用落地。业内表示,基于目前ChatGPT的工作原理及功能情况,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未来在公募基金行业有多个应用场景,包括售后服务、品牌宣传投资者教育等。
但需要警惕的是,GPT的数据来源和算法有可能存在偏差和错误。对于金融等严监管行业来说,其带来的数据泄露、虚假信息、知识产权合规等风险不容忽视。
(中国基金报)
个人养老金“开户热缴存冷”待解
“有偿求开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自己额外补贴50元一户。或者有没有同行可以互相帮忙?开户量上不去,每天还要考虑各种指标,太心烦了。”某银行工作人员王一可(化名)在社交平台上询问,在他的帖子下有网友评论说,“我有信用卡开卡任务,可以互相帮忙”“承接各行养老金任务指标,保质保量”……
自2022年11月至今,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已有半年。在花式营销、互助开户、地推开户等现象活跃的同时,“开户热、缴存冷”问题愈发凸显。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商业银行采取过度营销行为吸引开户,由此带来的客户对账户的投资需求并不高。未来,要加强养老规划的理念宣传,深耕客户养老投资需求,提升资管能力,为客户提供能带来长期稳健回报的养老金融产品。
(中证报)
人事变动
44位基金经理发生任职变动
今天(6.12)有65只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离职公告,从变动原因上来看,有9位基金经理是由于工作变动而从管理的33只基金产品中离职,有4位基金经理是由于工作变动而从管理的31只基金产品中离职,外还有1位基金经理是由于结束代理而从管理的1只基金产品中离职。
(巨灵财经)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咕噜网 www.cngulu.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我们: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