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作业本
(相关资料图)
核心观点:
1、2023年无论国际局势的扰动因素还是流动性方面,都会慢慢变好,且2023年相较2022年,国内的经济环境非常好,我们对2023年权益市场并不悲观。
再考虑到2022年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这也意味着很多好的公司在2022年业绩反而还在持续增长,所以估值也处于相对比较低的位置,这也是我们对2023年更有信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2022年、2023年开始,新能源行业进入分化阶段,什么样的公司是我们需要选择的呢?有核心竞争力、供给扩张速度周期比较长和以只赚取量增长、不获取价增长的钱的企业。
3、我们的建仓方向是以立足于高端制造为主,同时辅助一部分的消费和医药,包括港股的资产配置,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消费、医药,包括港股,在全球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4、从硅料的角度看,它可能需要以量补价,但短期受价格影响更大;对于整车环节,可能更重要的是品牌因素,我们比较希望选择有壁垒和竞争格局好的环节。
近日,泉果基金公募投资部基金经理赵诣,在一场直播中分享了关于2023年的投资策略以及对市场的看法。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2023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改善,
对权益市场保持乐观
问:首先请赵诣总为我们简单的回顾2022年市场的整体情况,也为我们展望一下2023年的权益市场。
赵诣:2022年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有不小的负面因素。一方面从国际上来看,俄乌战争时的能源价格,包括一些供应链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同时由于在通胀快速攀升的过程中,美联储快速加息使得全球流动性紧缩,这对整个宏观环境尤其国际环境非常不利。
国内处于经济巡底的过程中,所以很多尤其以大盘为主的企业,它们的盈利能力相对比较低,也就造成了2022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收益中位数接近-20%,和2018年类似,这也是近几年来比较低的情况。
展望2023年,刚才提到几点因素可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从国际形势来看,俄乌战争很难再边际恶化,同时美联储的加息速度在一季度之后可能会逐步放缓,所以整体而言,无论是从国际局势的扰动因素还是流动性方面,都会慢慢变好。
二十大后,国家已经明确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对经济的刺激政策频出,所以2023年相较于2022年,国内的经济环境非常好。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对2023年权益市场并不悲观。
再考虑到2022年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这也意味着很多好的公司在2022年业绩反而还在持续增长,所以估值也处于相对比较低的位置,这也是我们对2023年更有信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建仓以高端制造为主,辅以消费、医药和港股
问:请赵诣总为大家分享一下在整个建仓期过程中,您对于组合是怎么配置,以及后续可能还会怎样操作?
赵诣:我们的建仓方向是以立足于高端制造为主,同时辅助一部分的消费和医药,包括港股的一个资产配置,整体我们会从三个维度选择投资的方向。
从大方向来看,因为我们在双循环的过程中,尤其是国内的一些优秀公司,可能在两个维度有投资机会。
第一个是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具备全球核心竞争力,从中国走向世界,尤其是以新能源为主的很多企业已经成为全球龙头,甚至是市场份额第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方向。
第二个投资方向是在内循环过程中有很多领域出现国产替代的机会,包括电子、半导体、航空发动机等。这些领域的国内企业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市场份额都比较低,它们通过国产替代提升市场份额,这也会带来很多投资机会。
除了这两个维度之外,11月以来疫情防控政策出现非常积极明显的变化,回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很多受疫情影响的行业通过政策变化,会迎来经营效率的拐点。其中可能会以消费、医疗,包括受流动性影响的港股,都是非常好的机会。
中国制造供应链相对完整和不断突破,
企业慢慢走向全世界
问:请赵总分享一下对于像高端制造、大飞机制造、军工、半导体这些行业的观点。
赵诣:因为在过去5到10年,很多优秀企业家在企业中持续地投入很多研发,而且越来越专注,同时它通过和世界接轨之后视野得到开拓,在这样持续的投入和产出过程中这些企业慢慢开始由中国走向世界。
同时中国在整个制造业的供应链里相对完整,所以无论是成本端还是响应速度都具有很强的优势,这是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这也使得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开始走向世界。
最近尤其一月以来,开始进入企业年报的预披露或者业绩预告的阶段。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去年无论是供应链、企业经营连续性还是海外的情况,都出现了不利因素,但是这些优秀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企业,它们的业绩仍然实现了快速增长。
这也就意味着它们可能通过技术提升,同时降本增效的方式,获得了更高速的成长。同时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可能很多小企业在投资或者经营效率上不及这些优秀企业,所以在过去一段时间也相当于变相进行了供给侧改革,很多小的企业把它们的份额让给了这些大企业,这些企业也通过自己市场份额的提升快速成长。
包括大飞机,前一段时间C919开始交付东航,已经通过了十几次试飞,这就意味着我们开始在半导体和航空航天这两个最高端的制造业里取得突破。
同时也有媒体报道C919在手订单已经超过1000家,也就意味着可能随着C919,包括未来C929大飞机的交付运行,会带动整个产业链快速地增长,
这就是刚才强调的投资第二个维度,属于国产自主的机会。
因为以前无论是飞机还是其他高端制造业,可能我们还是更多选择国外的飞机以及供应链。未来当我们自己的供应链越来越完整,我们的竞争优势也会慢慢体现,这是从高端制造里选择的一个重要方向。
2023年新能源持续分化,看好3类企业
问:请赵总分享关于新能源板块以及新能源上下产业链相关企业的一些新的思考或者观点。
赵诣:新能源从2019、2020年开始到2021年差不多两年半时间表现特别好。一方面新能源车处于一个快速提升的阶段,光伏在碳中和的角度里,行业的需求或装机量也开始得到快速提升。
但是到2022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板块出现明显地调整。一方面,从光伏来看,硅料的价格比较高导致组件端的价格快速提升,所以光伏运营企业的LR收益率比较低。
新能源车也是类似的情况,因为锂价高起,导致产品价格和供应链的盈利能力大幅受损。同时渗透率处于相对突破20甚至25以上的高位,需求出现一定下降。随着2023年开始补贴的退坡,大家开始担心需求,从而影响了股价的表现。
进入2023年,因为新能源板块属于我们国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板块。最近从北上的资金的流入方向上也可以非常明显看到,我们比较有优势或者具有性价比的资产,一方面是消费、医药,另外一方面就是新能源板块。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能源板块资金面可能相对比较好,因为它处于股价调整比较多,同时估值比较便宜的阶段。
从另一个方面看,2022年之后新能源板块虽然行业、需求都很好,但是行业会出现分化的局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一方面在于需求很好,同时因为制造业的扩产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周期,行业从2020年开始真正启动。
对于整个行业的扩产,过去两年多的时间越来越多的环节处于供给快速释放的阶段,也就意味着从过去需求快速增长使得供需错配变为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很多环节由于竞争壁垒比较低(大家很容易进入)、盈利能力出现快速下降,因此2022年、2023年开始,行业进入分化阶段。
什么样的公司是我们需要选择的呢?
第一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环节的企业,这些企业进入壁垒比较高,所以其他企业很难轻易的进入,能够保持相应的盈利能力。
第二,我们需要选择的是具有规模效应同时扩产周期又比较长的企业,这会使得企业供给端的释放需要很长的过程,也能保持相应的盈利能力。
第三类是属于在过去并不是纯粹地偏化工或偏价格因素导致的领域,它更多是赚量的钱。新能源无论是光伏还是电动车,尤其是电动车中游的锂电环节,电动车只是其中一个应用场景,包括储能和一些行业应用(如重卡、环卫车),这些领域都开始得到快速释放。
所以整个行业的的需求从量的角度也会快速释放,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企业通过赚量增长的钱获取成长。总体而言,我们在选择上以这三类为主。
中间还有第四类企业可能需要关注,它属于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处于产品价格快速下跌的阶段。由于有的环节供给端出来的比较提前,使得价格下降比较快,这里面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可能在价格见底时能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所以这些企业可能是我们需要去观察的,尤其是对于产品价格的因素。
对于剩下的企业,尤其是盈利能力下降周期里需要用量来补价的企业,是我们最后需要观察的,因为毕竟以量补价的不确定性相对会更大一些。
所以我们以前三种有核心竞争力、供给扩张速度周期比较长和以只赚取量增长、不获取价增长的钱的企业为主。同时观察产品价格是否触底的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其他企业就处于观察的阶段。
硅料短期受价格影响较大,
整车主要看品牌因素
问:还想请问一下赵总,在新能源板块里上游做硅料和下游做整车的两类公司,有哪些不同的维度?
赵诣:从上游可以看到,硅料从2022年底开始下降速度比较快,这就属于供给开始快速出来,但是需求的增长要通过以量补价。如果这样,在短时间内价格的下跌远远快于量的增长的企业,所以它很难补充,从而导致虽然看起来需求很好,但是它的盈利能力可能下滑的局面。
同时最近油、气、硅料下跌,它的价格开始传导,全产业链的产品都开始处于下降状态。随着终端产品逐渐下跌,使得运营阶段企业的盈利能力快速提升,这也使得需求提升,所以全行业的需求相对会比较好。从硅料的角度看,它可能需要以量补价,但短期受价格影响更大。
从整车来看,一方面随着锂价的持平甚至开始下降,类似光伏的一个价格链开始传导。同时在材料里,因为供给开始快速扩张,导致其他一些环节的价格也开始下跌,使得从材料到电池的环节能够将价格传导到车的阶段,车的降价也刺激需求。我们比较希望选择有壁垒和竞争格局好的环节。
对于整车环节,可能更重要的是品牌因素。目前慢慢有企业开始形成自己的心智,能让消费者为它的产品和品牌买单,这些企业可能会逐步走出来,这是我们会重点关注的整车企业。
消费、医药和港股在全球具有稀缺性
问:请您分享一下,后疫情时代关于消费、医药,您有怎样的想法?
赵诣:无论是消费还是医药,体验明显比较好。在疫情的阶段,一方面可能聚餐的次数以及获取医疗服务的机会相对比较少,这也会对相应的企业,无论是收入端还是经营情况,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随着整个疫情放开之后,先完成全民免疫的城市开始出现非常好的经济复苏。交通方面,人流客流开始有明显地提升,同时出去聚餐的频次也开始提升,这使得过去受疫情影响的一些企业,它的经营情况出现比较大的反转。
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在2022年三、四季度时出现了非常大的调整。这些调整意味着很多企业出现了比较大的机会,或者它的风险得到比较快速的释放。这也使得从2022年11月开始,后疫情时代复苏的一些企业消费、医药出现比较大的上涨。
同时,消费和医药这些企业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占比较小。随着美联储的加息进入尾声,北上资金的流入速度也在加快。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消费、医药,包括港股,在全球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其他地方很难找到这样类型的公司。所以从资本配置的角度来看,水开始往这边流,这也使得消费、医药,包括港股出现比较好的表现。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咕噜网 www.cngulu.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我们: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