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出台,个人养老金开始在金融圈、朋友圈刷屏。个人养老金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与此同时,各大商业银行、公募基金也积极响应并加快在个人养老金相关产品布局上的步伐。个人养老金跑出令人惊叹的“加速度”。但仍有许多朋友对个人养老金相关情况并不了解,这里笔者便借此机会简单讲讲关于个人养老金的“那些事儿”。
(资料图片)
个人养老金是什么?如何开户?
前不久发布的《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指出,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参加。其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以下统称个人养老金产品),实行完全积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000元。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封闭运行,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可以领取个人养老金。
参加人参加个人养老金,可通过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或者经银保监会确定的商业银行,在信息平台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开始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实施。
为什么要储备个人养老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养老金储备相对不足、来源相对单一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提早做好养老投资规划迫在眉睫。
我国老龄化的进程在加快:改革开放第一个2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上升2.1%;第二个20年增长了6.4%。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情况,202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50%左右,相比2010年增长了4.63个百分点,我国人口老龄化比重明显提升。
2021年根据人社部数据,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4.2%,已达到14%的深度老龄化标准线。
养老金储备相对不足:根据此前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测算,仅依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未来 30 年制度赡养率翻倍;当期结余将于 2028 年出现赤字并不断扩大;累计结余将于 2027 年达到峰值并在 2035 年耗尽。
在1997年到2021年的23年间,我国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逐年都在下降(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人社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才可以保障自己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例如退休前月薪为1万元,养老金需7000元才可以保障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养老金替代率的警戒线是55%,一旦低于这个指标,退休生活水平将大打折扣;低于45%将难以保障基本的养老生活。
养老金来源相对单一: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三支柱发展不均衡程度较高,第一支柱占比为主导。退休养老金来源主要依靠基本养老保险,来源比较单一,养老金替代率的提升较为困难。
第一支柱一支独大却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截止2020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已经覆盖近10亿人,第一支柱规模超过8万亿元,在养老体系中占比约70%。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我国社保养老制度三支柱框架:
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主导建立,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3月底,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3亿,累计结存超过6万亿元。
第二支柱为职业养老金,由单位主导参与,主要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两大部分。截至2022年3月底,参加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职工有7200万人,积累基金4.5万亿元。
第三支柱为个人养老金,为居民个人自愿购买的、由商业机构提供的养老金。形式可为保险、基金、信托、理财等。
若三支柱占比不均衡的现状持续,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可能还会进一步下降。《2020-2026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50年养老金替代率会骤降为20%左右的水平。
作为对比,2020年美国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贡献度仅7.6%;第二、第三支柱总贡献度超90%。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研究所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三支柱发展并不均衡,较为依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覆盖人群和积累规模有限,尤其第三支柱发展长期处于起步阶段。
在老龄化日益加深和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国内的养老体系亟需第二及第三支柱的成长壮大来保障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需求。
同时,在社保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个人养老金业务自出台到落地以来就备受市场关注。此次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试点,开启了政策面对于养老体系三支柱均衡发展的支持举措的战略落地;国内养老体系的相关运行机制也有望在未来几年中持续升级。
个人养老金基金开售正式吹响了养老第三支柱的号角
2022年11月28日,个人养老金基金正式开售,正式吹响了养老第三支柱的号角。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和落地标志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在不断完善,是重要的民生举措,有助于缓解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保压力;同时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利好财富管理赛道,有利于相关银行、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机构新业务开展。
对于个人而言,储备个人养老金有什么好处?
个人养老金是提升养老质量的有效补充
未来,基本养老保险金可能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养老生活的追求,个人养老金投入可以成为一个重要补充。
在复利效应下,投资回报非常可观。若按照普遍8%年均收益率下,36万的本金投入、30年后能带来合计142万的本息总收益,即使按照最低3%、相当于银行存款利息的收益率,36万的本金也能带来57万的本息总收益。
未来,仅依靠基本养老金可能很难保持舒适的退休生活水平,但在个人养老金如此可观的收益背景下,现在做好个人养老投资,将有望为未来维持舒适退休生活提供强有力的补充。
形成健康可持续的理财理念
对于一少部分人来说,做好储蓄总是显得“那么难”。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工资就“所剩无几”。好不容易银行里有点余额,结果又不知道被用在了哪里。
从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可以看出,账户资金是封闭运行的,在缴费阶段只进不出,个人缴费和投资收益都在账户里滚存,到达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等条件时就可以领取,也就是说从制度上帮助参加人把牢个人养老金的“出口”,有助于个人理性规划养老资金,合理选择投资产品和投资期限,避免提前支取,从而切实起到补充养老的作用。
并且,个人养老金是国家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投资产品(个人养老储蓄、保险、基金、理财产品)要经过金融监管部门确定,准入严格、运作规范。个人养老金产品产品都有长期稳健属性,确保了投资积累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助力养老财富储备。
个人养老金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
对于一部分人来讲,做好个人养老金的储蓄,还可以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每人每年最多可享受12000元的个税抵扣额度,以当年缴存额12000元计算,当年即可最多节约5040元个人所得税支出。
工银瑞信在个人养老金业务方面已走在行业前列
作为业内养老金管理规模、养老金管理牌照及养老产品布局均居领先行列的基金公司,工银瑞信目前在个人养老金产品方面迈出更快脚步。
据了解,工银瑞信养老产品布局一直都走在行业前沿,目前已成功运作时间跨度从2035到2060的养老目标日期基金,目标客户群体从“70后”到“00后”均有覆盖。
该类基金的风险偏好会随着退休时间的临近逐渐下调,权益类资产比例会逐渐下降,固收类资产比例逐渐上升。投资者只要计算好退休时间,买入对应基金即可基本实现养老“一步到位”。比如工银养老2035就适合计划在2035年左右退休或完成养老财富积累的投资者。
11月28日,个人养老金基金开售当日,工银瑞信基金旗下工银养老2035Y、工银养老2040Y、工银养老2045Y、工银养老2050Y、工银稳健养老Y五只养老目标基金在全国36个试点城市率先“上架”销售。截至11月30日,已上线代销机构20家,包含9家银行、5家券商、6家三方平台。
特色投研体系持续助力第三支柱建设
面对个人养老金业务的万亿“蓝海”,工银瑞信在投研能力、产品布局、教育服务等方面反复打磨,在投资能力建设上,工银瑞信近年来持续推进“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建设,从资产配置、基金投资、研究支持等层面建立投研框架、积累历史业绩、优化投资模型,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回报。
基金投资层面:拥有较为丰富的FOF产品开发、研究及投资经验。
产品布局层面:产品布局丰富,目标日期基金方面,目标客户群体从“70后”到“00后”均有覆盖;养老目标风险基金方面,各个风险等级均有布局,覆盖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养老基金产品体系已基本搭建完成。
业绩回报方面:以工银养老2035为例,基金定期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工银养老2035 A类份额自2018年10月31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为39.36%,超越业绩基准收益率达12.91%。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鼓励长期投资,Y类份额在费用费率、分红方式上均有特别设置。工银瑞信五只Y类份额均不收取销售服务费,且管理费、托管费在A类份额基础上实行五折优惠,投资者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申购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其次,Y类份额的默认分红方式为红利再投资,与原有的A类或C类份额不同,为投资者实现“长钱长投”提供了更好的便利。
国有背景 始终贯彻践行社会责任
工银瑞信基金作为国内首家由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公司,始终坚持“投资为民”理念,高度重视老百姓“养老钱”的托付责任,始终将养老金业务作为长期发展战略重点,积极服务居民养老需求。目前公司拥有养老金投资管理全牌照,养老金管理规模位居同业前列,拥有丰富的养老金投资管理和客户服务经验。
据悉,未来工银瑞信将持续在养老产品方面不断深耕和优化,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和丰富的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市场。与此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强投资能力建设,完善产品布局,力争为投资者创造健康可持续的养老财富增值,实实在在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以自身金融之力助力更多投资者完成养老梦想。
“手中有粮,心就不慌。”养老的“粮”你准备好了么?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咕噜网 www.cngulu.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我们: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