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译局是清一色财经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Adobe 是创意工具领域的霸主。但这个霸主最近开始打盹了。例子是之前因为无视 Figma 和 Canva 而错过了整整一代的用户。对于 Figma,Adobe 的纠错方式是用 200 亿美元收购了前者。现在,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意领域的应用,Adobe 又落后于其他的初创企业和新贵了。它该怎么办?坚决押注人工智能,复制粘贴对手,用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大众化。文章来自编译。
(相关资料图)
每年在其年度发布盛会 Adobe Max 上,Adobe 都要发布其旗舰软件产品的增强功能。我一直都在关注与摄影相关的产品——比如 Adobe Photoshop 和 Adobe Lightroom。今年的产品改进利用了 Adobe 的“人工智能”技术,Adobe Sensei。
新的有“Sensei”加持的功能可让 Adobe 的软件进行照片修复,可以消除旧照片上的划痕和其他小瑕疵,还有 Select People,也就是检测照片中的人物,然后创建针对其面部皮肤、身体皮肤、眉毛、虹膜、瞳孔、嘴唇、牙齿、嘴巴和头发的蒙版。对复杂对象(比如冰岛马的毛发)做出细致选择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发布的功能列表很长,且令人印象深刻,但其基本主题是一样的,也就是人工智能正在帮助将复杂和重复的任务自动化。
他们的新软件我已经用了大概有十天了。我的工作流没有改变——我用相机拍摄的方式与往常一样。我对颜色的使用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不同之处在于能够选择和给复杂对象(比如鸟或树)做蒙版,然后将它们与背景分离或将其推到远处。由于我严重依赖微反差以及基于灰度的深度创建,所以很欢迎这些新的增强功能。
到目前为止,Adobe 在给自己的创意套件添加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面显得瞻前顾后。说他们的很多尝试都很普通还是慷慨的说法了。过去这 24 个月里,可以看出他们的软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天空替换工具、Sensei 搜索、内容感知填充、对象选择、一系列神经网络滤镜,增强的细节等,这些都是主编改进的一些早期努力。不过,最新的更新表明, Adobe 可能会将更多的“人工智能”引入到核心的 Creative Cloud 产品。
作为一名 Photoshop 用户,我可以证明这些复杂的选择通常很耗时、很费力。以往需要花费一小时以上的选择现在几秒钟之内即可完成,而且编辑也更容易更快了。在用了他们的 AI 改进之后,你会发现它的不同。
正如我所说那样——人工智能是为了增强我们的能力。
尽管令人印象深刻,但 Adobe 发布的大部分功能都是由包括 Skylum 和 Topaz Labs 在内的许多新贵开创的,属于早就推出的东西。Skylum 是一家总部位于基辅的公司,他们很早就向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敞开怀抱,而且近五年来一直在挑战极限。即便自身力量强大,但 Adobe 也不能忽视街上新来的那帮小孩在做些什么。
他们对笨拙的巨人 Adobe 构成了挑战。Skylum 推出了 AI 增强版的 NEO 软件,而 Adobe 离复制它的功能还差得很远——正如我稍后会解释到的那样,它没有必要抄别人的。我是 Skylum 的 Luminar 软件的粉丝——原因很简单:它们在挑战极限,更重要的是,让 Adobe 不能再打瞌睡。
凭借着灵活的流程和接受新技术的意愿,Skylum 等初创公司(和新贵)打破了现状。如果不是因为来自 Snap 或 Instagram 的挑战,Facebook 就不会朝视觉和视频领域大举进军。凭借恶魔般的无情与决绝,苹果仍继续为许多小型独立软件开发者提供梦寐以求的 app 展位。否则的话,我们都将面临“委员会精选”导致的平庸。
正如我之前在大芦笋理论中所论述那样,你必须紧跟潮流,否则就会被甩在后面。
如果到了芦笋季节,看到各式各样的餐厅的季节性菜单开始出现芦笋菜肴,请不要感到惊讶。松露讲究时令,呃,所以一切东西上面都可以放上松露,包括冰淇淋。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那么客户就会跑去别的地方,你就失去了赚钱的机会。在技术领域也是如此——大公司必须提供应季的东西。任何东西只要火起来,与用户的互动加强,抢走了大平台的注意力,都要被视为威胁。
2022 年科技行业面临一个严酷现实,那就是似乎没人在乎东西是谁发明的:相反,重要的是谁把功能呈现在在最多的人面前,以及速度有多快。
优秀的老牌企业如果必须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成为出色的、跑得够快的追随者。如果做不到,那么他们往往就会被抛在后面。Adobe 基本上相当于无视了 Figma 和 Canva 这两个新贵,只有到失去整整一代客户时才后悔莫及。最终,这家公司背后砸下 200 亿美元收购了 Figma。
在拿下来 Figma 和相应的云服务之后,Adobe 开始面临一个更大的困境——防止 Photoshop 和 Illustrator 等核心赚钱业务不会失去受众。这些给 Adobe 带来的是订阅收入。“订阅”和“云”是让股价保持高位的神奇词汇。如果股价高企,投资者就不会过多干预公司事务。如果股价下跌,投资者就会开始提出尖锐问题。
Figma 给公司敲响了警钟。它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再也不能打瞌睡了,尤其是在增加收入最多的产品——创意工具方面更是不能犯错。它不能放任大家开始将 Affinity、 Skylum 等视为可行的选择。Adobe 别无选择,只能成为更好的“快速追随者”。
对于一家规模如此庞大的公司来说,做到这一点见并不容易,但这是有可能的。正如 Adobe 通过有效利用其 Sensei AI 技术所展示的那样,这是有可能做到的。Sensei 之所以有效,是因为 Adobe 可以访问大量图像和其他的视觉数据来为算法提供参考。它可以根据数据校准自己的系统,进而用 Sensei 提供多种应用。这个数据与算法相辅相成的虚拟循环,是大公司击败新贵的关键。
新贵没有这种规模的数据,几乎总要依赖外部资源。即便他们想出了独特的功能,可悲的是,他们的宇宙没那么大。现有企业的最大优势在于他们能够把东西汇聚起来,然后大规模地提供给更多人。
硅谷(以及整个科技界)目前痴迷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及它将如何重塑视觉数据格局。对于我们对新的消费、创造以及再创造方式来说,这是最大的转变之一。有的人提出这将终结 Adobe 及其霸权。对于这一点我还不太确定。要想让Dall-e、MidJourney 以及 Stable Diffusion 成为普通人日常就能使用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让那些愿意为它们付费并大规模应用还有待观察。
OpenAI 、Stable Diffusion 等均需要大量非常昂贵的云资源,这需要花钱。Adobe 的季报刚刚创造了新纪录,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和扩充这些资源。它可以进入终端市场,用可接受的小钱为非尖端客户提供 “生成式人工智能”。
对于生活在硅谷的我们来说,很容易会忘记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世界其他地方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采用尖端技术——如果你有足够多的钱,作为既有者,不用打起精神你也能走向未来。
就把 AI 交到更多人手中而言,Adobe 有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优势。在使用了它的新产品十天之后,我可以肯定地说——我对 Adobe 的迟到没意见,即便它让我每年损失高达 250 美元。
译者:boxi。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咕噜网 www.cngulu.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我们: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