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证券日报
2022年7月4日,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互联互通”)正式开通,至今已满一周年。
一年来,互联互通ETF产品数量稳步扩容,成交规模迅速攀升,市场表现不俗。港交所统计数据显示,开通以来,ETF产品达103只,沪深股通ETF(即“北向ETF”)成交总额约493亿元,港股通ETF(即“南向ETF”)成交总额达3670亿港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受访专家表示,总体来看,互联互通ETF发展势头向好。ETF产品数量持续扩容,涵盖了更广泛的投资领域;ETF成交规模快速增长,交投情绪活跃,为两地的ETF市场增添了更多活力。
产品数量稳步扩容南向ETF表现尤为活跃
去年7月4日,ETF正式纳入互联互通,沪深港通交易标的由股票拓展至ETF,内地与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互联互通机制交易对方市场的ETF,满足了国内外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需要。
首批纳入互联互通交易的ETF产品数量共87只。其中,沪深股通ETF共83只,港股通ETF共4只。经过多次扩容后,目前ETF产品数量突破百只,达103只。沪深股通ETF共97只,其中沪股通ETF60只,深股通ETF37只;港股通ETF共6只。
两地的ETF产品日趋多样,类型丰富。以内地ETF为例,既覆盖沪深300ETF、中证500ETF、上证50ETF、创业板ETF等核心宽基产品,也涵盖证券ETF、芯片ETF、新能源车ETF、碳中和ETF等行业主题产品。
“ETF正式纳入互联互通,扩展了双方可投资标的,形成产品互补,便利了投资者交易,扩大了可投资标的范围。产品稳步扩容对吸引投资者关注度、丰富标的类型、提升市场流动性等均产生积极影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韩乾表示。
综合来看,北向ETF产品数量更多,而南向ETF成交规模遥遥领先。产品数量上,北向ETF共97只,南向ETF仅6只。而在交易规模上,南向ETF成交总额达3670亿港元,远超北向ETF成交总额的493亿元。
“南北向ETF成交总额的差距,既反映了市场化的选择行为,也反映了两地在产品特色、交易机制、估值等方面上的差异。”韩乾分析称,南向ETF成交总额远高于北向ETF,主要原因在于港股与A股的估值差异。港股自2021年以来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整体估值远低于A股,同时其自身在交易的便利度上也有优势。因此,今年以来,不少机构投资者提前布局港股,南向ETF被视为优质投资标的。
中国银河研究院策略分析师、团队负责人杨超对记者分析称,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具有成熟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当地的ETF产品在产品规模、流动性、交易时长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年内ETF交易升温6月份成交额创历史新高
自正式启动以来,互联互通ETF市场经历了由冷入热的发展过程,今年以来尤其是6月份发展势头迅猛。
ETF纳入互联互通之初,市场交易疲软。港交所数据显示,开通首月即2022年7月份,北向ETF成交额仅4亿元,南向ETF成交额43亿港元。时隔3个月后即当年11月份,南北向ETF双双升温,北向ETF成交额和南向ETF成交额分别突破30亿元和400亿港元,创下2022年新高。
进入2023年,南北向ETF热度剧增,成交规模逐月攀升,并在6月份创下历史新高。北向ETF成交额在5月份突破100亿元,并于6月份升至136亿元;南向ETF成交额则在6月份达到927亿港元。南北向ETF双双创下单月成交额历史最高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与首月相比,今年6月份的北向ETF和南向ETF成交规模分别增长33倍和21倍,增势迅猛。
谈及6月份互联互通ETF成交额大幅攀升的原因,韩乾分析称,一方面,在美联储暂缓加息的背景下,港股迎来一波反弹,大量机构通过南向ETF进行投资;另一方面,港交所在6月份推出了“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更加便利了ETF的交易和结算。
杨超认为,客观来说,当前港股与A股市场都处于性价比较高的配置区间,在调整时期投资者更加青睐于价值投资,因此,今年互联互通ETF交易活跃度攀升。
与此同时,受访专家也对今年下半年ETF市场发展持乐观态度。韩乾预计,今年下半年互联互通ETF将会持续扩容,交易机制还将进一步优化。南向ETF可能会纳入更多类型的ETF,北向ETF预计会纳入指数增强型ETF和债券类ETF。
在杨超看来,下半年我国经济将逐步修复,从而带动ETF市场增长。此外,随着资本市场对互联互通ETF的认可度和需求的增加,也将为ETF市场注入新活力。
编辑:林郑宏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咕噜网 www.cngulu.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我们: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