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国海油”)组织资本市场调研团走进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全方位展示公司在推进油气增储上产、提质增效、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进展。
(资料图片)
2022年,中国海油全年实现油气总产量1.2亿吨油当量的历史新高。公司国内原油和天然气分别同比增产339万吨和27亿立方米,原油增量占全国总增量的六成以上。这其中,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成为增产重要力量。
当前,南海东部油田正开展新一轮油气增储上产战略行动。“2023年产量规模将再增长,预计将超过2022年,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前迈进”中国海油相关负责人在调研活动中表示。
全力推进增储上产
中国海油的南海东部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按照去年产量排名,南海东部油田为中国第七大油田、海上第二大油气生产基地,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深水油气田群。2022年,南海东部油田的油气总产量历史性突破2000万吨油当量。
进入2023年,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围绕老油田硬稳产、新油田快上产,全力推进增储上产,加快资源向储量、储量向产量的转化,今年一季度油气产量创历年同期新高。勘探井、开发井、调整井项目提速提效,一季度累计钻井36口、完井26口,完成钻井进尺约15万米,创历史新高。
在勘探部署思路上,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全力推进“2+1勘探工程”,坚定价值勘探理念,坚持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目标,立足富烃洼陷,加大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力度,加强风险勘探和甩开勘探,开辟储量接替新领域,实现油气储量稳步增长。
据悉,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恩平15-1油田群开发项目、陆惠西油田群联合开发项目等一批新油气田开发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当前正值海上作业的“黄金时节”,7座移动式钻井平台忙于探井、开发井作业,物探船、工程船、提油轮、三用工作船等各类船舶超过80艘,海上钻完井、工程、生产等作业人员7000多人,深圳、珠海、青岛等地约4600人投身新项目陆地建造。
今年年初以来,南海东部古潜山、古近系新领域和新区勘探获得多个发现,外输原油、凝析油频率超过“一天一船”,截至5月22日已达171船次,保障能源供应更有“底气”。
“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过程中,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还全面推进油气开发生产绿色转型,新油气田项目均在设计中提前部署伴生气回收利用、电力组网、CCUS等节能降碳措施。
今年5月15日,恩平15-1平台顺利完钻,这是搭载有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CCS)示范工程项目,将于近期正式投入使用。项目可捕集处理油田伴生的二氧化碳,并回注到海底约800米深处的咸水层中封存,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该项目的成功投用将标志着中国海油已拥有海上油气田的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中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项目投用后,将累计封存二氧化碳超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
保持有竞争力的成本
面对不可控的国际油价,中国海油不仅追求储量产量增长,还强调保持成本竞争优势。公司“提质降本增效”的理念也在深圳分公司中得到贯彻。在海上一线,“直升机多停1分钟,成本上升343元;船舶多停1小时,船租上升2667元,油耗上升2053元。”作业现场用形象醒目的标语,营造了良好的成本管控氛围。
在“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下,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进一步巩固成本竞争优势。例如,在生产上,公司抓住桶油作业成本核心指标,建立指标监控预警机智,桶油作用费创十年新低。在勘探方面,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通过设计优化,2022年8口探井采用一眼多井作业模式,节省工期约56船天,节省费用近亿元,等等。
科技创新也为提质增效带来新动能。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相继建成了中国海油首个智能化生产指挥中心、中国首例海上油田台风生产模式、中国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海上无人平台等。
值得一提的是,恩平油田作业区的“台风生产模式”,已经为公司带来切实的生产效益。
“恩平15-1油田群可在陆地远程操控油田生产,具备极端工况下的安全关停、海管置换、恢复生产等功能,将极大地保障台风期间油田安全平稳运行。截至目前,实现极端天气下稳定运行近300小时,减少产量损失超 20万桶。”恩平油田中国海油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今年还将深入推进智能化转型,打造“1个生产指挥中心、7个油气田操控中心和N个海上区域控制中心”所构成的“1+7+N”生产运营中心体系,进一步提升海上油气田无人化率,有效保障生产时率、控制生产成本。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咕噜网 www.cngulu.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我们: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