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成立以来,中国基金行业已经发展了25年。在这个过程中,基金行业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下是基金行业的五大关键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实现爆发式增长,截至去年末,公募基金整体管理规模已经突破25万亿元大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措施推动下,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多层次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中国公募基金也迎来了“黄金十年” 跨越式飞跃。
《报告》显示,当前公募基金领跑大资管行业。首先,近年来公募基金增速显著,是大资管行业主要赛道。自2018年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规模复合增长率达25.2%,超越私募基金、银行理财以及保险资管行业。其次,相比大资管行业中的其他板块,公募基金的核心优势是投研能力,尤其是标准化证券投资,引领整个资管行业发展。
与此同时,自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金融机构也加快了进入公募基金行业的步伐。《意见》提出,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公司等优质金融机构依法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中基协最新公布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56家,基金规模27.25/万亿元,基金数量10607/只。业内人士表示,在近年来资本市场升温、居民财富转移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设立公募基金公司有助于活跃整个公募基金行业,推动公募基金公司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指基金公司通过创新产品形态和投资策略,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产品创新可以提高基金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贯彻公募基金25年以来的发展。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分级基金、QDII、ETF、LOF、公募REITs、新三板基金、养老目标基金、中长封闭期基金等创新产品等等。
随着公募产品数量突破1万只,产品创新成为基金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连接投资者与基金公司的载体,以客户为中心应成为产品设计的初心。
投资者教育
投资者教育是指向投资者提供投资知识和投资技能的一种教育。基金公司需要通过投资者教育来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意识和投资能力。“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是基金业长期以来的怪现象。除了市场行情波动导致基民不赚钱之外,投资者追涨杀跌、频繁交易等非理性操作也是造成上述困境的主要原因。而公募基金25年发展来看,基金管理人比较重视投资者教育。通过线下路演培训、线上直播、专栏文章、投教视频等等多种形式,分析定投方法,归纳定投黄金时间,鼓励投资者选择适合自己产品,树立长期持有、价值投资理念。
基金清盘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基金清盘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据Wind数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每年清盘的基金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其中,2018年和2019年分别有超过1000只基金清盘,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以来,清盘基金数量达到66只,创下公募基金行业25年发展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同时全市场还有1018只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的迷你基金。
公募行业“新陈代谢”提速,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三至五年里基金产品市场“进退有序”态势将会越来越明显。新发基金会维持较快发行速度,规模小的绩差基金也会维持在一个合理的退出节奏。良性有序发展的基金市场需要具备优胜劣汰的产品竞争机制。
监管
自1998年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成立以来,中国基金行业经历了25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基金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基金监管法律法规有《基金法》、《基金管理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
2022年,监管部门先后修订发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则,要求公募基金管理人建立员工离职静默期制度,对知悉基金投资交易信息等非公开信息的岗位人员设置一定期限的离职静默期,要求公募基金经理离职6个月后才能到其他公募基金管理人从事投研工作,离职1年后才能到私募基金从事投研工作,对规范公募基金经理离职行为起到积极作用。
公募基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这些法律法规的不仅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了基金行业透明度,而且促进行业创新,促进基金行业健康发展。总之,基金监管出台的法律法规对基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未来,基金监管需要继续加强,完善法律法规,促进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基金公司也需要加强自身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总之,基金行业在过去的25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未来,基金行业将继续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需要基金公司和监管机构共同努力,推动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咕噜网 www.cngulu.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我们: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