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出台以来,房企融资开始发生大转弯。尤其是随着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相继落地,房企的融资环境迎来拐点。从目前来看,60余家银行向房企授信总额度超过4.8万亿元。与此同时,近期有120多家房企获得银行授信。在民企积极申请储架式注册发行情况下,债券意向发行规模超千亿元。
【资料图】
值得关注的是,12月28日,重庆为落实“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政策,从支持房企融资到减轻企业负担,为房企开源节流。在更多城市的响应下,对于房企融资支持的力度仍将加大。
超120家房企获得银行授信
今年以来,房企爆出流动性紧张,债务违约现象频发,房企融资成为重要难题。“进入11月,‘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出台,‘三支箭’发出,供需两端齐发力,为房企融资打开了一个口子,帮助房企恢复造血能力,缓解了房企的融资困境,减轻了房企的资金压力。”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表示,“三箭齐发”,房企的融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短期内迎来一波融资潮。
自“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发布实施以来,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从银行端来看,60余家银行落实政策精神,积极向房企授信,总额度超过4.8万亿元。与此同时,近期有120多家房地产企业获得银行授信。从获得授信的银行个数来看,万科最多,为15家;其次是绿城,为13家;然后是美的置业,获得12家银行授信。从获得授信额度来看,万科、绿城均超过4000亿元,其次碧桂园超过3000亿元,然后是美的置业获得1000亿元授信额度。
在银行授信的同时,增信协同无担保债券同步发行。11月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消息称,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
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11月以来,民企积极申请储架式注册发行,债券意向发行规模超千亿元。而通过增信担保已发行的债券共10笔,融资总额83.3亿元,其中“央地合作”模式下共发行16.3亿元债券。民企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发行的无担保信用债共51亿元,其中部分企业增信债券与无担保债券同时发行。从目前来看,增信担保有效拉动了民企债券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11月28日,证监会决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意味着股权融资的松绑。上市房企股权融资已经寂静了很久,特别是“借壳上市”,在时隔12年后首次重启。与前两类渠道相比,股权融资对行业的影响更加广泛。
自股权融资信号发出后,已有30余家房企宣布配股或定向增发计划。从房企属性来看,央企、国企、民企、混合所有制企业均有参与。从企业当前状态来看,不仅包含优质房企,也有出险房企。从融资对象来看,大股东或实控人、母公司、金融机构均有出现。从融资目的来看,项目开发、偿还境内外债务、补充流动资金为主要用途,还有部分企业明确提出用来购买股权资产。
资金投放从项目到企业,再到行业
对于近期房企融资政策组合,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表示,资金投放对象从“项目—房企—行业”三个层次形成了递进关系,资金用途由表及里满足不同层面需求:在解决既有的保交付项目、房企流动性紧张问题后,开始大力解决当下行业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即资产负债比例不合理问题、风险资产重组问题。
虽然房企融资在2022年年底出现翘尾的行情,但是从全年来看并不乐观。
据克而瑞统计,从历年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来看,2021年出现了近五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融资总量13274亿元,同比下降了25%。进入2022年,房企融资规模的下滑趋势仍在扩大,2022年全年新增融资总额为7750亿元,仅为2021年全年融资总量的58%,同比减少42%,全年融资总额自2016年以来首次跌落1万亿元以下。
但无论怎样,当前的融资政策已迎来拐点。亿翰分析人士认为,在短期内,“三支箭”的释放将有利于帮助民营房企度过2023年第一季度的偿债高峰。而从中期来看,股权融资有利于房企去杠杆。后续不排除部分国企会直接持股部分优质民营房企,给房企进行增信并加强房企的抗风险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此前讲话中提到,针对房地产行业“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对此,刘水表示,在供给端支持发力的同时,新举措如果可以针对需求端进行改善,企业则有望在经营端也快速实现流动性回暖。
而需求端的修复上,刘水认为,拉动销售回款才是根本之道。企业要抓住当前融资窗口期,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对接资金供给方,补充流动性;更要借助融资力量拉动销售端,推动经营端流动性回暖,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问题。
克而瑞分析人士也认为,考虑到当前房企仍然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运营的改善核心还是在于销售端。然而,对于短期销售疲软,只有耐心等待市场筑底回升、销售回款得到保障,才能让企业真正走出困境。
对于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刘水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为行业发展方向定下基调,政策方面将继续满足项目交付、房企经营、并购重组三方合理融资需求,保证融资覆盖面的广泛性。在行业供给端利好尽出的背景下,房企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将得以明显改善。
新京报记者 袁秀丽
编辑 武新 校对 赵琳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咕噜网 www.cngulu.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我们: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