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的虞阿姨在家里整理一批新购的旧布料中,意外发现了4张80年代的存单,户主姓名写着赵留留,总金额是1450元。
(相关资料图)
80年代人均工资才几十元,1000多元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他是谁?为什么经过了近40年还留在银行?为什么藏在旧布料中呢?
虞阿姨是海宁市丁桥镇两丰村人,从事布料买卖生意。
上周,她在家里整理一批布料,突然一块布料中掉落了一个包装袋,打开一看,里面装的竟是四张上了年份的存单。
这几张老存单保存完好,抬头写着海盐县信用社整存整取定活两便储蓄存单,海盐县信用合作社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单和中国农业银行海盐县支行整存整取定额定期有奖储蓄(存单),户主姓名赵留留,存入日期分别是1984年10月14日,1985年11月29日,四张存单的总金额是1450元,其中一张写着月息4厘8毫,两张存单左下角盖着“海盐县于城信用社吕冢分社”的红色公章。
这批布料都是老底子土布,是虞阿姨从其他地方收购过来,可能跟原主人隔了好几道交易,而这批土布很厚实,如果不是打开的话,谁都不容易发现里面藏了东西。
她第一时间联系到了两丰村党委副书记顾颖峰,请求他的帮助。
看到这么有年代感的老存单,顾颖峰感到很意外,立刻开始帮着为存单找主人。“存单上的名字是手写的,其实不大看得清楚,不知道是赵留留还是赵当当,我先是联系了派出所,想查查有没这个人。”
派出所提供了两个同名同姓的人,但是核实后,无论年龄还是家庭情况,都排除了可能。又试联系存单上海盐于城的吕冢村村委,也说没这个人。
派出所和村里查无此人,还有一种可能是此人已经离世。
顾颖峰不死心,又打电话跟村委工作人员说,“我还想试试,能不能麻烦再问问村里的老年人,有没有这个人。”
没过多久,顾颖峰就接到了吕冢村回电,“村里说,有赵留留这个人,前年已经离世了。于是,我打听了一下他的情况,80年代的时候开土窑厂,家里条件不错,跟这笔存款一下子对上了号,也就是说,这个赵留留就是存折的主人。”
8月18日,在吕冢村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赵留留的儿子赵建军来到虞阿姨家,拿回父亲遗失近40年的存单。
他今年已经50多岁,说父亲赵留留已经在2021年去世。“1985年,我爸爸在村里经营一家土窑厂,当年我才20多岁,我们一家都不知道有这张存单。”
他说,年轻时,家里有一台织布机,会织很多布料,父亲当时可能把这些存单藏在了一堆布料里。再加上两年前,父亲脑梗卧床不起,无法正常交流,一直没有交代存单的存在。不久前,老母亲在家里收拾屋子时,把一堆旧衣物都当废品清理了,没成想这几张存单也随同旧衣物扔掉了。
1985年的1450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
1985年是改革开放第7个年头,我记得母亲经常说,那个时候,作为人民教师的父亲,月工资才30元钱。
也就是那年,母亲遭遇一场车祸住院,肇事司机捧来500元钱算医药费和营养费,母亲咬咬牙出院,就拿这500元钱建起了全村几乎没有的两层楼房。当然,那时候的材料费都很低,很多建筑用的泥沙石块可以去河塘里挖,至于人工费也很低,一家建房大家来帮,亲戚朋友们多数都会帮个手。
80年代初期,在人均工资几十元的情况下,1450元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为什么一直存在银行,过了近40年都没去取?答案可能再也找不到了。
根据银行工作人员的说法,1985年存的钱涉及到利率的变化,还有银行的改革,这些都影响着到底能取出来多少钱,如果这四张存单全部兑现的话,预估最多只能拿到5000多元。
通讯员 王潞 高济元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咕噜网 www.cngulu.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我们: 39 60 29 14 2@qq.com